“小钱,这个月有什么办法少交点税?”
“有的老板,增加成本就可以了。”
“怎么增加成本?”
“我们可以先暂估成本,以后再想办法红冲。”
“行,那你先暂估个500万吧。”
“您刚才第一个问题是什么?”
“这个月有什么办法少交点税?”
“没有。”
以上对话就是典型的“滥用”暂估。
一提到“暂估”,有些小伙伴就头疼了:老板就让我们用这个暂估“调整”报表
会计生活中,如果是货先到,发票却未到,我们就无法准确地处理存货的价值,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个存货入库的预估,也叫暂估入库。
暂估业务简单的可理解为货到票未到的业务。
暂估入库会计分录:
某公司购进原材料A一批(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,税率13%),原材料已验收入库,但尚未收到发票。合同约定材料价格共计1130元(含税)。
当月入库未收到发票,月底时为了正确核算企业的库存成本,应进行暂估入账。会计分录如下:
借:原材料 1000
贷:应付账款—XX供应商 —暂估/无票 1000
注意: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,不能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。
因此,不存在进项税额的暂估抵扣问题,且上述分录中,暂估金额应当按照不含税价格暂估。待下月取得专票时,再冲销这笔分录,然后根据进项税票做正常业务处理。
→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阅读全文:https://www.mykuaiji.com/post/17861.html
误区一
小规模季度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免征增值税,同时也免征企业所得税。
纠正
小规模纳税人每个季度销售额不到45万元,免征增值税,但是不免征企业所得税。
误区二
小规模季度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免征增值税,免征的增值税不需要做账处理。
纠正
小规模季度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免征增值税,免征的增值税需要做账处理。
借:应收账款
贷:主营业务收入
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
免征增值税的账务处理:
借:应交税费—应交增值税
贷:营业外收入/其他收益—补贴收入
→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阅读全文:https://www.mykuaiji.com/post/17849.html
一.顾客通过消费后获得的积分
这类积分是只有顾客消费后才能获得,获得后顾客根据后续的使用规则可以使用抵减消费额等。
(1)顾客消费获得积分的会计处理
借:银行存款等
贷:主营业务收入
合同负债/递延收益——消费积分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说明:
①增值税按照消费金额全额计税,消费积分的价值“合同负债”按照预估价值计算。
②执行《小企业会计准则》的,使用“递延收益”科目;适用新收入准则的,使用“合同负债”科目。以下遇到两个科目同时出现时,均如此,不再重复提醒说明。
(2)顾客后期使用消费积分抵减消费额
借:合同负债/递延收益——消费积分
银行存款等
贷:主营业务收入
应交税费——应交增值税(销项税额)
说明:增值税处理按照销售折扣处理,符合税法规定的,可以按照折扣后的金额计算增值税。